首页

婉慈南一女S

时间:2025-05-23 15:42:13 作者:智联万物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在深圳启幕 浏览量:79150

  冲着社交账号推销低价超声炮198元做纹眉进店,到店后,却被工作人员话术建议加价做“太阳穴填充”、“打水光针”等医疗美容项目,出店后发现自己花了8000多元……近日,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就查处了一起打着生活美容却干非法医疗美容的案件:“零口供”处罚该非法医美机构7万元,并加处滞纳金7万。

  结合近期打击的非法医美案件,该中心发现,非法医美机构往往采取通过社交账号推销超低价项目吸引客人到店,然后通过话术建议客人加价做其他医美项目让客人掉进套餐价格陷阱,而这些非法医美机构背后往往有个隐身的职业开店人,增加执法机构的查处难度。

  低价引流:198元进店,8000多元出店

  激光洗眉、打耳洞、粉刺挤压(针清),许多爱美人士认为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美容项目,殊不知,这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做这些项目的美容机构需要三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医师执业证书、产品合格证。“许多市民在做美容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生活美容,什么是医疗美容”,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主任孙军说,这也为非法医美机构低价引流提供空间。

  23岁的淮安市民刘小姐(化姓)就是其中一位。她被社交平台一则“198元纹眉”的宣传吸引至淮安市区“美美(化名)”美容院做纹眉。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进店后,在工作人员温柔且专业热情地介绍下先后做了太阳穴填充、打水光针等项目,一结账,8000多。“钱花就花了,而且在做这些项目之前,当时我也不知道她们店不能做医疗美容项目,所以也就签了同意书。”刘女士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极不情愿的付钱离店。但是一段时间后,她发现美容院给她所做的美容项目根本没有效果,反而让她皮肤出现炎症,而且美容院也不给她任何说法,刘小姐于是向卫生监督部门投诉。

  “这是典型的低价引流,吸引客人进店后再通过专业术语升单,通过非法行医赚取不正当钱财。”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磊告诉记者,接到投诉后,他们立刻对该美容院进行调查,发现这家美容院其实就是个个体经营户,经营范围为生活美容项目,根本没有医美资格,针对该美容院涉嫌非法行医行为,在收集完前期证据后,该中心随即对美容院立案调查。

  “零口供”结案:非法医美机构共被罚14万

  从接到投诉,到正式结案,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最终以经营者零口供结案:今年10月23日,“美美”美容院将因“非法行医”被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罚款的7万元以及逾期滞纳金7万元共计14万元全部缴纳完毕。

  该案最大查处难度就是无法与营业执照上的登记人,即经营者杨某(化姓)取得联系。据周磊副所长介绍,接到刘小姐的投诉后,他们立刻前往“美美”美容院进行调查取证,但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到达该美容院时,已是铁将军把门。后来他们才知道,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刚出现在楼下,美容院内的监控就看得一清二楚,后来他们将美容院所在商业广场物业请来,联系到店长,将与商业广场签订租房合同的李女士(化姓)叫来方才得以进入店内进行检查。尽管部分证据已被美容院藏匿或转移,但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没有来得及转移或藏匿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足以证明该美容院涉嫌非法行医。

  在随后的调查取证以及处罚过程中,执法人员遇到一大难题:处罚主体,即该非法医美机构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者杨某无法取得联系。经查询,这位杨某1956年出生,福建人,登记时所留的电话号码也并非其本人。怎么办?细心的执法人员发现,尽管无法与杨某取得联系,但该美容院经营场所的承租人却是店长李女士,且在李女士的钉钉中发现其向“美美”美容院报销房租费、水电费的证据。

  执法人员于是向店长李女士下达处罚告知书,以期望能够引出该非法医美机构实际控制人。果不其然,起初也不配合执法人员调查的李女士眼看自己要被罚款数万元,而背后老板却不出面,也不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幡然醒悟,然后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提供相关证据。执法人员随将被处罚主体变更为该美容院以及经营者杨某,并通过李女士将所有的法律文书送达杨某。

  从2023年10月份下达7万元处罚决定书,到今年8月30日向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再到今年10月23日,美容院将罚金及滞纳金共计14万元全部执行到位,这起非法行医案自立案到结案,在经营者杨某没有露面的情形下,以零口供的形式正式结案。

  职业开店人:她全国还有二十几家美容机构

  “美美”美容院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经营者为杨某,但在整个执法过程中,杨某为何无法取得联系?最终又为何通过店长作为中间人使得该案以“零口供”结案?面对记者的疑惑,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磊一语道破天机:杨某只是个职业开店人,而实际经营者另有其人。

  在该案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查询得知,已年近七旬的杨某只是一名外嫁到福建的普通农村妇女,而她却在全国有20多家美容机构,且医患纠纷不断,仅淮安的美容院2023年就被投诉35次。据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介绍,在医美领域,职业开店人这一现象不但给相关执法部门执法增加成本,也会让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增加难度,同时会带来医疗事故风险增加、消费者健康受损、侵犯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行业公平竞争、逃避法律责任等一些列问题。

  无证的医美机构要查处,有证的也要规范,让爱美人士放心去美。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主任孙军介绍,作为淮安主城区的清江浦区目前共有各类医疗美容机构30多家,比淮安其余各县区的总和还多,该中心2023年处罚14家非法医美机构,2家正规医美机构,共处罚金71万余元,没收仪器设备20多台。“作为行政执法单位,在接到生活美容场所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投诉举报时,会对于相关生活美容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一经查实,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孙军主任说。

  如何避雷:卫生监督部门支招

  198元激光祛斑、198元光子嫩肤......社交软件充斥着越来越多涉及医疗美容的广告宣传,当点开这些广告后,发现定位的场所都是“某某美容院”的生活美容场所。低价引流、捆绑销售、情感围堵等多种手段频出,让一众消费者多则几万、少则几千充值消费,等消费者的面部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后,这些商家便换上一副面孔,强词夺理,拒绝担责赔偿。

  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主任孙军告诉提醒消费者,在做美容时,一定不要混淆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这两者概念。

  所谓生活美容即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如:皮肤护理、面部护理、美体塑身、SPA、形象设计等。

  医疗美容则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如: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热玛吉、水光针、微针等。

  淮安市清江浦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主任孙军介绍,很多消费者对于“医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高端的保养方式,但是医美的“医”是医疗的“医”,医美的本质是一种医疗行为。而我们经常接触的激光类医疗美容项目,究其根本是利用光的不同波长频率刺激皮下组织,尤其是胶原蛋白的的再生,足够的胶原蛋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延缓皮肤的衰老。不同的人群对于光的敏感程度和耐受程度并不相同,在生活美容场所操作的人员都是普通的美容师,她们对于人体面部解剖学各个层次并不了解,不知道不同波长频率的光会对不同类型的人体面部造成怎样不可逆的损害。一旦产生例如“激光灼伤”等严重伤害时,都将是不可逆的。

  孙军认为,医学是一门科学,医美作为医疗学科内部的分支,只能存在于医疗机构,且只能由具有资质的医生来操作。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识别198元的消费场景,鉴别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场所的“三证”(即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医师执业证书、产品合格证书)。

  来源|通讯员 李蓉蓉 胡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丨除了吃月饼,过中秋还有哪些“仪式感”?

随着正宗土蜂蜜在网上大卖,杨朝辉终于有了稳定的客户群。“我现在有500多箱蜂群,年产土蜂蜜6吨,每公斤可以卖到160至200元,每年销量达到3000公斤,5年我卖了1.5万公斤土蜂蜜。”

在温州,原来可以这样过年!

郑小燕还在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为亲属“出谋划策”。以分赃规则为例,郑小燕深谙工程潜规则,指导弟弟将合作条件从工程“利润30%”改为“工程款10%”,这个“细微”的改动,让郑某多拿了数百万元好处费。再以合作模式为例,利润丰厚、工期短的项目,一般由郑家内部消化。部分工期长、资质要求高的项目,为避免“吃相难看”,郑小燕也会安排弟弟和中标企业“合作”,但郑某实际上分文不出,只需“传话”“递条子”便可轻松获利。

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为何会一脉相承?(上)

汲喆:法国汉学界最近尝试对历史上一些汉学家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其中不仅有沙畹,也包括葛兰言(Marcel Granet)、伯希和(Paul Pelliot)、墨司它(Édouard Mestre)等人。法国汉学界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传统,很多学者都能通过某个传承脉络上溯到沙畹,因此在讨论汉学史时追溯其根源也是自然而然的。

坚定信心,在唯一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进

  韩国瑜竞选办公室发言人王浅秋更是爆料,该基金会每年都从多个台湾公务部门共领取约119万新台币的补助。“吸收公务预算,行政治打手之实,如今还持续存在。”

已有143人遇难!莫斯科恐袭嫌犯称有人出100万卢布买凶

墨脱县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途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持续深化边民服务,重点发力民生改善。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粮库、自来水厂、乡村一线等,聚焦群众关切,开展现场办公,紧盯群众关注的水、电、路、讯、网等民生难题开展检视整改。通过建立县城自来水设施维修养护常态化机制、接入新增水源管线,建设县城及墨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立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机制等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建立“民生十件实事”任务清单,创新推进实事快办模式,紧盯农牧民群众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划拨为民办实事专项经费1610余万元,已落实解决民生问题70余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